首页 > 济南频道 > 时政 > 正文

动员激励广大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济南明确到2025年实现“四个一批”目标

2024-01-05 09:22:12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月4日讯(记者 曹毓)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对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撑作用,济南市近日印发实施了《关于动员激励广大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试行)》。在1月4日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对有关政策进行了解读。

微信图片_20240104102619

  据了解,去年5月,着眼凝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合力,济南市委、市政府部署实施了“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年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以下的村,推动2237名第一书记、1503家企业团体与2429个帮扶村结对共建,并同步选派乡村振兴“金融专员”“法治专员”“科技顾问”“文化顾问”,初步构建起“1+1+N”的帮扶体系,基本形成了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的共建格局。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整合投入各类资金4.75亿元,帮扶实施村级民生和产业项目3432个,有力促进了村集体收入、农民收入“双提升”。

  去年12月底,为进一步强化对“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的人才支撑,根据市委有关要求,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团市委、市科协等相关单位,聚焦“万人下乡”、推动更多力量下沉基层,研究制定了《关于动员激励广大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试行)》,经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后印发实施。

  济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公务员局局长、市委人才办常务副主任王玉跃表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人才工作,作为各级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市人才政策“双30条”覆盖范围,持续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去年11月,举办了全市首届乡村振兴优秀人才创新创意创业创富(“四创”)大赛,出台《济南市新就业形态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试行)》,首次将乡村治理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认定范围,全市涌现出一大批懂经营、善治理、有情怀、口碑好的“后起之秀”。比如,长清区沙河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庄鹏,之前是一名“85后”青年企业家,这几年带领群众建起了近3000亩的农业产业基地、淡水鲈鱼养殖基地,村集体年收入一跃突破500万元;比如,扎根济南创业的福建人吴景春,牵头创办“沃尔富斯番茄文化产业园”,近年来先后培育优质番茄品种30余个,累计推广种植面积300多万亩,带领群众在黄河边上建起了“番茄王国”;再比如,莱芜区“90”后青年李硕,返乡创业“做豆腐”,先后与当地40余家豆腐坊合作,每年旺季销量达3000斤,带动200多户村民致富。此外,还有章丘区梭庄村的“博士”书记刘备、平阴县东唐村的“兵支书”张磊、历城区朱家庄村的“85后”带头人刘凯,等等,这些优秀人才返乡回村后,都逐步成长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主力军。

  济南坚持高点定位、突出问题导向,聚焦乡村产业人才、青年人才、技能人才、治理人才等关键群体,在《实施意见》中明确了到2025年实现的“四个一批”目标:一是回引一批创新创业的“新农人”,乡村产业带头人达到1 万人以上。二是培育一批扎根乡村的“新青年”,选培乡村好青年达到2万人左右,带动3000名以上、30岁左右的年轻大学生回村创业、任职,实现每村至少有1名大学生。三是培养一批躬耕田野的“土专家”,乡土科技人才达到1000人以上,市级代表性技艺传承人达到250人以上。四是打造一批善治兴村的“领头雁”,回引4000名左右在外人才充实进村班子,每个村常态化保持3名以上村干部后备人选。

责任编辑:徐英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