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济南频道 > 区县 > 正文

2022年历城区政府工作重点任务明确

2022-02-24 08:59: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2月24日讯(记者 徐英淦)2月24日,济南市历城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济南市历城区代区长续明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0%以上;各项约束性指标力争超额完成任务。为实现上述目标,新一届政府将重点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着力强化创新引领,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深入落实“工业强市”战略,开展服务业攻坚行动,聚力发展数字经济、生物医药、贸易物流、新兴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全面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全力发展主导产业。数字经济,以济南智能传感器产业为引领,组建微电子研究院,落地和普威视、希尔能源等重点项目,大力发展微电子、通信电子、电力电子和未来信息科技等产业,加快打造“超算数字经济生态创新圈”。生物医药,以临港经济开发区为生产制造基地,以自贸区为总部和研发基地,发挥齐鲁制药、漱玉平民、宏济堂龙头引领作用,引进国药、华润等头部企业,高标准建设济南生物医药科技园,全力构筑生物医药产业隆起带贸易物流,抢抓RCEP和济南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契机,加快“齐鲁号”欧亚班列集结中心、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济南)分拨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枢纽服务、商贸会展、平行贸易等开放型产业落地,建设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自由贸易港新兴服务业,突出“科技服务、现代金融、文化旅游、新型消费”四个重点,深度推动“学研产城”融合积极融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推动文旅协同发展,加快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提升服务业规模、层次和能级,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以上 

  持续推动工业振兴。实施数字经济引领战略,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实现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企业上云突破8000家。继续推进工业投资倍增计划,实施85个工业技改项目,提高综合奖补力度,确保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支持齐鲁制药、济南重工等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济南轨道交通、中交智慧等产业园区建设,放大产业协同集聚效应,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优化盘活工业用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产出效益,新增5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 

  促进消费扩容提质。依托印象城、悦立方等城市综合体,丰富餐饮、购物、娱乐和文化业态,加快打造洪楼高端商业聚集区。推进荣盛时代、万虹广场等商圈升级,加快德云文化广场、华山环宇城等城市综合体建设,丰富特色街区、文化演艺、度假康养等消费场景,提供更多高端优质消费供给。培育引进新零售主体,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电商经济,推动智慧医疗、在线文娱等新型消费。实施外贸主体培育行动计划,鼓励发展服务贸易,新增外贸进出口实绩企业115家,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增长60%,进出口总额增长18%以上。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健全“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用地盘活力度,实行清单化管理、工程化调度、协同化攻坚,全力推进183个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完成投资980亿元。突出重点产业、重大基础、重要民生,储备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打造央企、省企和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基地,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长三角产业转移。坚持专业招商、精准招商,举办更多高层级招商推介活动,引进市外投资增长15%以上。 

  营造科技创新生态。全面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快构建“山东大学创新圈”,推动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泉城省实验室、粒子科学与应用技术实验室等科创平台加速发展,加快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培育高能级创新主体,精准招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科技型创新企业,新增市级以上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等高成长型企业2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8家,加快构建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要素有效集聚,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推动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建设,引进泰山、泉城等领军人才10名和各类高端人才500名,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 

  )着力提高功能品质,加速城市能级跃升。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推进精致建设,强化精细管理,完善城市功能,让城市更富活力、更有品位、更显温度 

  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保障济莱、济滨铁和轨道交通二期6条线路建设,加快推进绕城高速东线改扩建、工业北路东延等道路工程,建设提升稼轩路、临港北路等20条城乡道路,打通板桥路、泰宁路等断头路、瓶颈路。健全完善市政供水管网,全力保障城市供热、供气安全稳定,加快坝王、董家、唐辛等输变电工程建设,新增一批5G基站,不断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加快老城有机更新。优化中心城区城市肌理和功能风貌,推动精致城区建设。聚力打造“全福河特色风貌带”,依托河道水系串联周边区域,实施岸线整治、景观提升、功能重塑,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廊道、滨水休闲连廊、城市科创走廊,让全福河成为“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美丽幸福河。聚力建设“东风产城融合示范区”,改造花园路、辛祝路周边环境,推动化纤厂、洪苑等片区提升。持续优化城市形象,整治提升城市道路10万平方米,推动宋刘等旧村改造,有序启动全福立交周边老旧厂区城市更新。发掘百年山大、百年教堂、闵子骞墓等历史文化底蕴,开展历史建筑保护修复和景观提升,重视文化场景、文化符号在老城街区的空间运用,延续城市人文记忆。 

  推动新区拓展提升坚持产城融合、高端定位,组团推进片区开发建设,实现城市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塑造转变。以唐冶北片区为核心,促进“四港三区”产业互动、区域互联,打造功能完备、服务优质、投资便利的“济南国际贸易中心”。发挥东站“黄金枢纽”作用,吸引企业总部入驻集聚,打造开放引领、功能集成、服务优质的活力商务区。擦亮华山片区“鹊华秋色”城市名片,增设优质配套和公共服务资源,打造集旅游休闲、商业配套为一体的生态休闲综合体。充分释放彩港片区发展潜能,着力塑造景色宜人、品质高端的数字产业基地。以打造国际一流内陆港为引领,加快临港经济开发区配套建设,促进资源集聚、功能完善,带动郭董、唐王片区发展,全力打造高品质产业园区。 

  提升城市善治水平。推进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以智慧平台为抓手,搭建应用场景,提升网络化、信息化、智慧化水平。强力推进违法建设整治,确保违建零增长深入推进垃圾分类,新增100个垃圾分类模范小区(村)不断提高居民参与率。开展城市“微改造”“微更新”,强化智能交通应用和道路停车秩序管理,下大气力解决交通拥堵、乱停乱放等城市顽疾,建设提升20座以上公共卫生间,新建一批“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下足绣花功夫,抓好城市体检,持续开展市容环境和城市出入口、“三高”沿线等重点区域综合整治,全面提升绿化水平,让城市更加靓丽。 

  (三)着力建设生态文明,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优化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格局,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加强水安全风险防范完善现代化防洪体系建设提高应对黄河流域洪水能力强化城市积水易涝和平原洼地治理,系统排查安全隐患,做好应对极端天气、处理突发事件准备确保安全度汛。加强沿黄区域生态监测、湿地保护和污染治理,完成巨野河、赵王河等综合整治,塑造集防洪护岸、水源涵养、生物栖息等功能为一体的黄河生态风貌带。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切实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守护好蓝天白云和绿水青山。实施空气质量提升行动,开展“压煤、抑尘、减排、治污”等专项治理,巩固重污染天气消除、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成果,实现空气质量稳步提升。突出抓好水污染治理,加快雨污混流改造,完成彩石水质净化厂建设,实施12个村污水收集处理、3处黑臭水体治理,实现河湖断面水质持续提升。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严守土壤污染防控红线。 

  深入推进绿色转型开展港西路、彩西路、港九路等道路沿线山体“增彩”行动,打造春晖路、管鲍大街等一批花卉景观大道,新建4处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和10公里绿道,营造“绿道穿城、花景满城、四季绿城”的城市美景。加快构建改善生态环境常态长效机制,严格执行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深入实施能源革命,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确保如期实现节能降碳减排目标。 

  )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激发活力动力。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在更高起点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在更多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 

  坚持不懈推进改革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培育壮大政府引导基金运作规模,建立基金投资重点项目储备库,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化国企改革,持续做好控股、城发、金控三大国企的优化提升,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培育专业化经营团队,不断增强国企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推进城市运营管理市场化改革,引进优质、专业、专项服务机构,提升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水平。有序推进省级以上改革试点任务,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当好全国和省市改革的“试验田”。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流程再造依托“城市大脑”及城市基础信息管理平台,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坚持系统集成改革,聚焦完成极简审批等19项重点任务,推动“异地通办”,实现50个行业“一业一证”办理,努力营造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健全项目代办、限时办结、“容缺+承诺”等审批机制,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完善公正透明、宽进严管的行业准营规则。依托济南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全链条、一站式服务,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保护效果和运用效益。深化政企交流,用实用好“亲商沙龙”服务平台,全心全意为企业纾难解困。 

  打造对外开放平台大力吸引日韩、欧美投资,推动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基金落地,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2%以上。抢抓“四港三区”规划编制实施有利契机,推动国际内陆港、董家货运中心、济南贸易中心串珠成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和智慧物流,服务保障中欧、中亚班列运行,打造区域性综合贸易枢纽。以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为平台,承接东亚博览会、中欧低碳产品技术博览会等国家展会,全面提升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发挥维尔康肉类水产批发、国家级口岸、冷链物流优势,打造集口岸通关、商品展销、酒店餐饮为一体的新产业园区。以大龙网、龙工场等项目为突破点,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快速发展。 

  (五)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全域统筹、融合发展,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加快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力保障粮食稳产,总产量达到10.5万吨。坚持三产融合发展,加快“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发挥山东奥克斯、普朗特等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培养科技育种、无土栽培等新模式,规范提升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完善乡村商贸物流网络,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生活性服务业,吸引更多城市居民下乡消费。探索实践信息化路径,畅通农产品电商营销渠道,用数字赋能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新建13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和2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历城示范片区。深入开展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分类、处理全流程管理,新建提升28公里农村公路,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强传统村落、农业文化遗产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开发,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精品民宿、特色乡村驿站。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村镇、文明集市创建活动,深入推动移风易俗,用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深化城乡融合发展聚焦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试点任务,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持续完善农民承包地确权、农民宅基地和农房确权登记成果,搭建综合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引导农权益进场流转交易。优化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布局,着力实施唐王数字农业装备、彩石五村生态农旅、冶河红色教育等城乡融合试点项目,努力争创全省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 

  全力巩固脱贫成果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常态化监测,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扎实开展对甘肃东乡县对口帮扶工作,全力推动东西部协作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拓展。 

  )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兜底线、补短板、强弱项,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实现更高质量就业。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培训,新增城镇就业1.65万人。推进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开发公益性岗位2000个。促进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上门送政策送服务,举办创业大赛,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创建省级“四型就业社区”,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持续深化欠薪根治,落实农民工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强化劳动监察执法,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化“教育集团+优质学区”办学改革,发挥历城二中品牌优势,打造一批“领航学校、特色学校、新优学校”,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双减”政策,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实施课堂提质行动,完善教师全员全科全程培训机制,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启用彩石高中,新建17所中小学、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8%以上,让历城的每个孩子都接受最好的教育。抢抓市区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机遇,增强产教融合深度,定向培养3000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高标准推进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打造全国文化新地标。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600场以上群众性文艺活动,推动标准化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围绕喜迎二十大胜利召开等重大主题,开展一系列有特色、有影响、引导示范性强的大型文艺活动,创作一批具有历城特色的精品力作。新增健身场地和设施50处,办好华山湖泉城夜跑等群众性体育赛事,推动群众健身运动常态化、多样化、全员化。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健全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适度提高城乡低保、特殊群体、特困人员补助标准,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广宏济堂智慧中药房等项目,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快唐冶(三甲)医院建设,完善居民全周期健康管理和重大疾病防治体系,让百姓“方便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优化“一老一小”服务,启用区级养老服务中心,新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8处推进落实三孩生育政策,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建设专业化托育机构。 

  )着力筑牢安全屏障,全力保障和谐稳定。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把安全发展贯穿各领域和全过程,全力维护城市安全、社会安定、民安宁。 

  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常态化防控、应急处置相结合,突出人、物、环境同防,紧盯入境、冷链等重点领域,抓好全要素、全流程、全链条闭环管理,严守外防输入防线。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做实做细重点场所、聚集性活动等关键环节疫情防控,严格执行重点人员应检尽检。持续推进疫苗接种,积极引导适龄无禁忌人群应接尽接、应接早接,构筑坚实免疫屏障。健全完善平战转换防控工作机制,做好常态化核酸检测、物资储备、应急演练,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全力强化安全保障。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攻坚年行动,深化城镇燃气、建筑工地、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系统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健全风险防范管控、应急指挥协调体系,适度超前布局城市生命线、救援防治、物资储备等系统,加快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水平。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全面提高治理能力。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聚焦线上“多网合一”、线下“多格合一”,着力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体系。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基层党建、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社区教育、社会治安“六位一体”社区管理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持续推进“八五”普法,深化“法治六进”活动,营造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良好氛围。 

  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禁毒斗争,持续推进“全民反诈”行动。全力做好金融风险化解工作,加大非法集资防范处置力度,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健全多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包案化解制度,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着力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建设有为政府。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坚持强化职能、改进作风、提高效率,让为民、务实、担当成为政府系统的鲜明品格。 

  全面坚持党的领导。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安排落地落实。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以更加负责的态度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落实民主集中制,完善“三重一大”议事程序,严格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践行清单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凝聚抓执行、重实效的强大合力。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推动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严厉惩治庸懒散拖、失职渎职行为,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落实力。 

  全面建设廉洁政府。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遵守党内监督制度,充分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工作,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加大一般性支出压减力度,集中更多财力保障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紧盯预算执行、工程建设和国企国资等重点领域,强化审计监督,确保权力规范运行。 

责任编辑:田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