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济南频道 > 视频 > 正文

中国梦·黄河情|鸟类“国际机场”!“打卡”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0-09-24 22:42: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9月24日讯(记者 张佳伟) 丹顶鹤、白头鹊、东方白鹭、金雕...在东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博物馆里,1400余件珍惜鸟类标本静静地陈列在这里,置身其中,仿佛身在鸟类天堂。

  9月24日,“中国梦·黄河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暨“黄河落天走东海”网络媒体行走进东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寻黄河口湿地“鸟类天堂”的奥秘。

  据了解,世界上共有8条鸟类主要迁徙通道,3条在我国境内,其中黄河三角洲横跨2条,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地区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栖息地和繁殖地。

  每年春、秋候鸟迁徙季节,数百万只鸟类在黄河口湿地捕食、栖息,大量南迁前往越冬地的候鸟也将这里作为它们迁徙旅途中重要的停歇地和“加油站”,甚至作为自己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黄河三角洲因而被国内外专家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现共有野生动物1626种,鸟类36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51种,数量由200万只增加到600万只。丹顶鹤、白头鹤、白鹤、大鸨、东方白鹳、黑鹳、金雕、白尾海雕、中华秋沙鸭、遗鸥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在这里停留、繁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灰鹤、大天鹅、鸳鸯等。

  此外,黄河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东方白鹳繁殖地,被称为“中国东方白鹳之乡”。

  东方白鹳作为一种对生态环境非常“挑剔”的鸟类,东方白鹳在黄河三角洲的繁殖种群连年增长,在2005至2019年间共累计繁殖雏鸟1639只,不得不说是对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的一种肯定。

  近年来,保护区先后实施了鸟类栖息岛建设、生态廊道建设、东方白鹳栖息地保护改善工程等一系列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使鸟类繁殖和栖息地得到改善,有效提升了区域物种的多样性。通过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国际重要湿地和国际候鸟特别是水禽的主要栖息地,以及国际候鸟迁徙通道重要节点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作用不断增强,吸引着众多的候鸟在此繁殖、迁徙停歇、越冬。

责任编辑:编辑值班2
新闻关键词: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