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区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已建、在建超低能耗建筑项目约22万平方米
鲁网9月19日讯(记者 李晓晨)9月19日,济南市召开“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3场——起步区专场。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起步区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已建、在建超低能耗建筑项目约22万平方米。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管理部部长郑兆宇介绍,按照国务院批复要求,起步区着力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打造绿色智慧宜居新城区,让绿色成为起步区最鲜明的底色。为此,起步区编制《绿色城市专项规划》,持续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步伐。
在绿色建筑方面,重点实现新建建筑绿色低碳和重点环节节能降碳。一是推进建筑本体绿色低碳。以安置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等政府投资项目为试点,逐渐拓展绿色建筑应用范围。目前全区在建绿色建筑约1400万平方米,竣工约274万平方米。其中高星级(二星级及以上)在建约1090万平方米、竣工约152万平方米。同时,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已建、在建超低能耗建筑项目约22万平方米。后续还将以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等重点项目为载体,大力开展地源、空气源、污水源热泵及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等先进技术试点,打造一批可推广的低碳零碳建筑应用场景。二是聚焦重点环节节能降碳。按照“行政+技术”路线,逐步建立绿色建筑全过程监管服务机制,推行工程项目全过程绿色建造。探索推广建筑师负责制,发展装配式建筑,试点推行全过程BIM技术应用,以信息化、集约化、产业化助推建造方式绿色转型升级。
在绿色能源方面,重点强化基础设施保障和新能源示范引领。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已启动区内“H”型“骨架”电网建设,目前500千伏先行变电站、220千伏萃青变电站、220千伏北起变电站已启动实施,建成后将产生65.8万吨标准煤供电能力。加快推进区内城市10千伏配电网建设,逐步打通四个直管区电力输送通道,为区内各类产业及示范项目提供核心要素保障。推进大桥热源厂扩能工程建设,力争年底供热能力达到200兆瓦以上。二是有序落地新能源示范项目。首座“光储充放一体化”充电示范站已建成投运,该项目是国内首座全要素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后续将择优、分时、分片逐步启动综合加能站、分布式光伏、新型物理储能、虚拟电厂等新能源项目落地。
在绿色交通方面,重点构建高效快捷的公共交通体系,全面加快在施工、运营环节的工艺和技术创新。一是加快推进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加速常规公交线路建设,目前已开通公交线路19条;轨道交通7号线、T1号线起步区段也在有序推进。后续将围绕重点客流走廊,继续优化整合地面交通网,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提升居民出行体验。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城市交通发展理念,突出慢行交通一体化设计,更好地满足慢行需求,提供宽敞舒适的通行空间。二是持续深化绿色基建。在道路建设中推广路面结构再生技术,比如,在黄河大道一期建设过程中开展路面材料就地再生利用,将原220国道路面沥青经过翻挖、回收等流程,与新集料重新拌合形成混合料,作为黄河大道一期道路路基使用,实现了市政道路建设的集约化、绿色化。试点增设“5G+北斗”系统,配合“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搭建智能交通网络,进一步提升居民出行品质。后续起步区将坚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盘活现有资源,积极探索市政道路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打造绿色城市,是一个需要协同配合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下一步,我们还将持续落实规划要求,加快探索创新,也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推动绿色新城加快崛起。”郑兆宇表示。
- 起步区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已建成28条道路,轨道7号线建设加速推进2024-09-19
- 济南起步区电视塔和博物馆项目设计成果基本稳定2024-09-19
- 济南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项目今年力争突破30万辆2024-09-19
- 济南黄河复线桥主线年内将实现通车2024-09-19
- 今年上半年,济南起步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024-09-19
- 济南起步区建立新加坡企业信息库2024-09-19
- 济南起步区从源头切实解决充电难问题2024-09-11
- 济南起步区今年以来开展“五进”宣传170余次2024-09-11
- 济南起步区紧盯群众“急难愁盼”2024-09-11
- 济南起步区一体化救援站项目已完成主体施工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