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济南频道 > 区县 > 正文

硬“核”起航,济南起步区首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牌成立

2024-06-27 19:31:38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6月27日讯(记者 李晓晨)6月27日,2024海右人才节起步区“核技术应用”专场活动在济南起步区举行。现场,起步区首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山东核电与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济南起步区党工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与复旦大学山东校友会、武汉大学山东校友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产学研融合

  核技术应用产业成果渐丰

  核技术应用产业作为典型的高科技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符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起步区自获批设立以来,高度重视科技的创新、转化和应用,科技创新氛围浓厚。记者在现场获悉,起步区目前已集聚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引进落地4家中科系院所。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作为首批落地起步区的“中科系”项目,已获批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研发中心、“科创中国”核技术创新基地、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人才培养平台。

  起步区发展核技术产业优势何在?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马波告诉记者,济南起步区既是山东、济南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也是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主阵地。作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起步区发展核技术应用产业具有产业定位明确、科技研发实力强大、产业孵化与人才聚集、政策支持与机遇叠加以及市场需求广阔等优势,这些优势将共同推动济南起步区在核技术应用领域取得更大的发展成果。

  “自2022年11月正式入驻园区以来,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已研发10多款先进仪器设备及产品并实现市场推广应用和订单销售,已孵化了1家产业化公司。”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魏存峰介绍道,同时,核研院已争取到科研及人才项目近20项,获批10多个国家级、省市级科研平台。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大大推动了核技术应用产业在济南的布局发展。

  “我们将以最大的诚意,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努力打造一流的科技生态环境,全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济南起步区管委会党群工作部部长姜凌飞在活动致辞时如是说。

  据悉,研究院将继续以起步区打造“未来产业社区”为抓手,充分利用自身科研和技术优势,力争打造成为民用非动力核技术领域科研、产业和服务的重要供应方,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具有重要影响的核技术应用产业园和示范基地。

  集聚高层次人才

  推动产业升级转型

  此次活动中,起步区首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牌。该科研工作站的揭牌成立,意味着起步区在加快布局核技术应用产业方面更进一步,对培育起步区重点产业、创新起步区人才工作、推动起步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将持续聚焦辐射探测、核能核电、精密无损检测、核医学分子影像及医用同位素研发等领域对人才的需求,聚集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不断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马波表示。

  据介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可以吸引和聚集大量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别是围绕起步区乃至山东的产业定位,为产业培养具备深厚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其次,作为桥梁,工作站可以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在企业中转化和应用,同时也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反馈给科研单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最后,工作站可以通过开展前瞻性的研究工作,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方向和思路,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接下来,起步区将积极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组建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企业孵化平台、培育战略新兴企业,高效、高质做好科研成果转化,全力释放科技及产业集聚效应,打造引领起步区新动能和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全力推动起步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济南起步区管委会产业促进部副部长姚锋表示。

责任编辑:李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