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擎旗奋进、实干作为,坚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鲁网11月30日讯(记者 王娟 通讯员 天桥区融媒体中心 刘如嫣) 党的二十大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清晰擘画强国蓝图,系统谋划战略部署,为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进一步坚定了“进位赶超”的信心决心,为园区实现“腾飞”注入了动力。
作为天桥区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工业强区的主阵地,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扛牢“走在前、开新局”使命担当,奋力擎起“全区经济做贡献、省市考核争一流”这面旗帜,按照“规划科学、产业集聚、科技创新、体制高效、配套完备、服务优质、产城融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以“干”字当头、“实”字为先,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勇毅前行、奋发有为,建成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园区,为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贡献“园区力量”。
勇担高质量、高增长发展重任
争当工业经济发展排头兵
园区锚定高质量、高增长发展目标,聚焦“双招双引”、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主责主业,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强化科技创新,加快推进产业链项目培育,构建以新材料、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为支撑,以生物医药和现代高端物流产业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产业联动、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为全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1至10月,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79.47亿元,同比增长20.38%;限上贸易业销售额71.51亿元,同比增长18.65%;签约项目38个,总投资76.73亿元;区级税收30380万元,动能强劲的百亿级产业集群初现雏形。
园区树牢“以服务企业为天职”的理念,主动服务、靠上服务、跟上服务,健全完善重点企业包挂制度,开展“送政策进企业”、银企对接会等助企纾困活动,一次性兑现政策奖励1423万元;建立领军企业培育激励机制,重点扶持“瞪羚”“专精特新”企业,今年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科技创新正在引领园区大踏步迈向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坚持高品质、高标准完善配套
打造黄河北部产业新城
11月5日,随着由世界500强企业中交投资在济南落地的首个片区开发项目——天桥区生态智享城项目正式签约,桑梓组团片区开发拉开了大幕。据悉,中交将与园区建立长期的、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在基础设施建设、片区综合开发、城市有机更新、旅游开发、健康养老、生态农业、环境治理修复等领域开展合作。
空间是发展之要,必须坚持下好规划这一“先手棋”。园区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对接起步区规划,科学编制发展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完善基础设施规划,统筹推进公共设施建设,重点做好天桥区生态智享城综合开发。管委会平台公司作为区委区政府授权的开发主体,积极推进集住宅、教育、医疗等全面融合的产业新城建设,坚定走好以产兴城、以城兴产的产城融合一体化道路,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黄河北部产业新城。同时,通过产业集群的全产业链条,吸引上下游配套服务机构、流通企业入驻,推动产城融合进程。
坚定发展自信、守正创新
全力打造“五大高地”
10月29日,由园区国有平台公司天桥财金投资建设联合绿城共同打造的黄河北部地区产城融合典范社区——财金绿城·春江明月项目正式开盘热售,这无疑进一步加速了园区主动融入桑梓组团发展格局的进程。
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园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管理体制、选人用人、平台运营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不断深化“管委会+公司”体制机制改革,园区正在以管委会为杠杆全面开启由“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时代迈向“产城融合一体化”新时代,由原来单一的产业集聚区向“产城人文”全域融合的新城升级的嬗变之旅。
园区将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信心、提振精神,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树立战略思维、突出效益导向、强化服务效能,坚持党建引领,激发发展活力,守牢发展底线,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打造产业隆起高地、对外开放高地、产城融合高地、改革赋能高地、科技创新高地,努力建成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区。
- 天桥区开展电动车违规停放和充电行为专项督导检查2024-02-29
- 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党旗飘扬在“疫”线,众志成城“战”疫情2022-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