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济南频道 > 时政 > 正文

济南将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2024-03-28 09:28:35 来源:新黄河客户端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3月27日,济南市科技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济南科技创新标志性指标大幅提升,创新发展势头愈加强劲。2024年,济南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明确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主线,全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优化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有效增强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打造一批标杆型创新平台

  2023年,济南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全球科研城市榜单中居第32位,较上年提升4个位次。济南创新能力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中排名第15位,均较上年提升1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连续五年全省第一。

  在打造高端创新平台方面,济南市始终锚定国家战略需要,统筹布局、加快推进,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集聚区。

  近年来,济南高标准谋划推动建设了如山东区块链研究院、中科光物院、中科电磁院以及空天信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平台。2023年,济南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速度加快。山东高等院启动建设低温超导测试平台,实施各级科研项目38项;济南超算中心在全球高性能计算大会发布的最新存储系统IO500榜单中夺冠;区块链研究院开发完成隐私计算平台4.0版本,11项性能测评项目超越全国历史最优纪录。当年,济南新增备案省级新型研发机构5家,总量达到75家,新增数、总量数均居全省首位。

  济南突出创新利民导向,富民惠民效能稳步增强。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舜丰生物突破基因编辑“卡脖子”技术,其产品高油酸大豆获得全国首个基因编辑安全证书;研发创新成果丰硕,大力推动全市创新药物研发及申请上市,齐鲁制药1类创新药—伊鲁阿克片成功获批上市,累计完成或正在进行临床阶段的1类新药达到42个(类);双碳战略稳步推进,全国首个城市双碳模拟器成功发布,截至去年底济南已建成碳监测站81个,在全国首批8个碳监测综合试点城市中率先完成网格化监测系统建设、升级与业务化运行。

  济南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西武表示,今年,济南将发挥重大创新平台的引领支撑作用,聚焦济南市主导标志产业链群,扎实推进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多层级实验室体系、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聚力打造一批标杆型创新平台。

  济南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将达7800家

  2023年,济南科技企业队伍不断壮大。累计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323家,高企总量预计突破6900家。科技计划项目“揭榜挂帅”成效凸显,济南邀请全国范围内的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龙头企业,围绕绿色低碳、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成功揭榜18项。

  陈西武介绍,今年济南深化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加速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雁阵式”发展格局,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78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89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较上年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同时,深入实施研发投入提升专项行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达到2.93%。济南鼓励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针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实施“揭榜挂帅”项目20项以上。

  力争建设5家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

  济南具有高校院所集中和领先的省内优势,创新平台体系逐步完善,高层次科技人才数量众多,产业链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资源丰厚,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发展空间。

  2023年,济南加强政策集成支持,加大科技创新合作交流,积极塑造创新要素集中、成果转化活跃的科创新生态。修订升级“新高校20条”,安排1亿元专项扶持资金,推动驻济高校院所开展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共实施项目117项。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关键环节。陈西武表示,济南将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价值。推动省市区三方共建山东科技大市场,健全技术需求库和科技成果库,组建成果转化服务专员队伍,对接山东大学、齐鲁工大(省科学院)、省农科院等13家高校院所,常态化开展成果挖掘和转化服务。

  同时,推进济南晶谷研究院等中试熟化基地建设,畅通成果转化通道。支持高校院所建设2-3家概念验证中心,力争建设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5家,备案省市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10家。

  会上,陈西武明确提出了2024年济南市科技创新的具体目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到50%;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1%;新增“双创”载体20家、孵化面积2万平方米、入孵企业300家。(来源:新黄河客户端

责任编辑:李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