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济南频道 > 时政 > 正文

到2035年,济南起步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用水量比“十三五”末分别降低30%和60%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23-08-30 16:52:19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8月30日讯(记者 曹毓)8月30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召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生态保护专场。记者从会上获悉,起步区加快起步区绿色低碳发展。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明确到2035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用水量比“十三五”末分别降低30%和60%,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微信图片_20230830150631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管委会国土规划部副部长牛晓羽表示,规划是建设发展的先导和支撑,起步区在谋划蓝图之初,就将生态保护规划纳入“1+4+16+N”规划体系,而且将其列入四项综合性规划,把生态保护的理念、要求贯穿到建设发展全领域、全过程,这充分说明起步区对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视。

  为了高标准编制好生态保护规划,邀请来自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的区域发展、产业经济、城市规划、生态保护和社会人文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参与指导,2021年9月3日经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2022年1月10日经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通过;2022年5月20日,经省推进起步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通过。经多次修改完善,形成最终稳定成果。

  生态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坚持“三个统筹”,即注重产城河的统筹、黄河南北两岸统筹、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统筹,从明确起步区生态环境保护定位与目标、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山水林田湖统筹治理等八个核心方面进行系统谋划,聚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

  生态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结合起步区全域生态基底和未来发展需要,从生态保护顶层设计角度通盘谋划。

 构建稳定高效的生态安全格局。规划明确蓝绿空间占比不少于70%,划定25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和205平方公里一般生态空间,对各生态要素进行分级分类管控,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让绿色成为起步区最鲜明的底色。全域规划“一河七廊、四泽八苑”生态格局。一河是黄河生态风貌带,七廊是依托小清河、徒骇河等河流,以及组团绿隔打造七条结构性生态廊道,四泽是规划孙耿、龙湖、小李家、邢家渡等四处大型湿地公园,八苑是大桥、龙湖、临空、孙耿、太平、北郊、高官寨等8处大型公园。

  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加快推动由“单个因子”保护修复模式向“山水林田湖”系统保护修复模式的转变,提升河流、湿地、山体等自然空间要素的生态功能。特别是划定黄河、牧马河、齐济河、小清河、大寺河、徒骇河6条清风通道,有效引导周边区域清风进入主城区,阻隔集中建成区间热岛蔓延连片,提升起步区空气流动性、改善人体舒适度、降低建筑物能耗。划定黄河、徒骇河、垛石河、牧马河等11条清水通道,构建“河流、干渠、水库”清水通道体系,维护水功能区目标,打造宜居水景观,保护水生态系统。

  多途径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制定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2035年工作目标,明确碧水、蓝天、净土3大类12项重点任务,划定环境管控分区,将各项任务分区落地,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提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省控以上断面消除劣Ⅴ类水体比例达到100%,耕地与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

 加快起步区绿色低碳发展。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明确到2035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用水量比“十三五”末分别降低30%和60%,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示范。

责任编辑: 曹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