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济南频道 > 时政 > 正文

【这就是山东·济南】济南“十四五”数字泉城规划出炉 描绘数字城市建设总蓝图

2021-09-09 09:58: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9月9日讯(记者 马昂)《济南市“十四五”数字泉城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于近日经市政府同意正式印发。《规划》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数字强省建设的部署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数字化建设的工作安排,提出济南市十四五期间推进数字城市建设的总体蓝图、规划布局和发展路径,有关情况如下。

  编制过程坚持“四个注重”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化工作,“十三五”期间,济南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凸显,政务数字化应用水平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数字化社会治理体系加快构建,数字泉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就“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进行了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今年7月《山东省“十四五”数字强省建设规划》出台,为加快推进数字山东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明确未来五年济南市推进数字城市建设的总体蓝图、规划布局和发展路径,以高标准推进数字泉城建设,推动省会城市数字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市大数据局会同各有关部门,编制完成了《济南市“十四五”数字泉城规划》。

  据济南市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海灵介绍,《规划》编制过程坚持做到四个“注重”,一是注重与中央、省、市重大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有效衔接;二是注重基础调研,全面摸清全市数字化建设现状与问题;三是注重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的相关经验;四是注重集思广益,征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140余条,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吸收到《规划》中来。

  规划聚焦“五大领域”

  《规划》分为八个部分。在全面深入分析全市数字城市建设现状与形势基础上,《规划》聚焦数字基建、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生态及数字安全“五大领域”,坚持“整体统筹、惠民便民、实战为先、创新引领、协同高效”的基本原则,按照“一年夯实基础、两年重点突破、五年全面提升”的思路,提出到2025年将济南打造成基础完善的全国区域性数据中心城市、创新高效的数字政府样板城市、便捷惠民的数字社会示范城市、共建共享的数字生态创新城市、自主可控的数字安全领先城市,构建“数据赋能、数据惠民、数据利企、数据慧治”的数字城市生态体系。

  围绕打造基础完善的全国区域性数据中心城市,将全力加快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物联感知体系建设,构建覆盖全域的数据底座,建设互联互通的区域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和加快推进起步区数字化建设,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型基础设施“一体支撑”体系。

  围绕打造创新高效的数字政府样板城市,将始终坚持整体城市、整体政府理念,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提升移动政务服务水平和机关内部业务协同效能,打造统一政务区块链平台,提升数字化指挥决策能力,构建部门协同、整体联动、一网通办的“一触即办”体系。

  围绕打造便捷惠民的数字社会示范城市,将着重优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基础民生服务,加强税务、文旅、金融等便民利民服务,强化监管、应急、消防等公共安全管理,提升城管、住建、交通等城市治理水平,提高环保、气象、水文等生态治理效能,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多业务叠加的社会治理体系,实现“一数赋能”“济数智用”。

  围绕打造共建共享的数字生态创新城市,将着力推进数据资源登记流通,提升数据创新应用能力,推动大数据产业融合发展,建成集大数据硬件、重点行业大数据、大数据支撑服务于一体的数据生态体系,数字生态实现“一通共融”。

  围绕打造自主可控的数字安全领先城市,将重点完善网络空间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关键基础设施防护体系,增强数据安全保护监管能力,推动数字安全产业发展,形成“一流可控”的数字安全生态体系。

  在规划落实保障方面,《规划》提出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强化法规制度保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深化数字人才支撑,积极开展宣传推广,保证数字泉城建设任务的顺利推进和有效落实。

  规划提出“三个创新”

  据张海灵介绍,《济南市“十四五”数字泉城规划》还有多个创新之处。

  创新数据登记和数字生态模式。依据《规划》,济南市将制定数据登记与流通暂行办法,开展数据登记确权试点,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构建智慧数据中枢,形成“数据+服务+平台”的多元化服务模式,创新数字产业生态。

  创新打造“自主可控的数字安全领先城市”。《规划》将“安全”提升至与“发展”同等重要地位,构建自主可控的数字安全软硬件体系,建立实战化、常态化的攻防演练机制,保护公民个人、企业及政府的信息安全,保障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和应用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创新为特殊群体提供“适老化”服务。《规划》注重“以人为本”,在民生服务和社会治理方面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无感、静默”服务,推动老年人“无感智办”服务体系建设,扩大老年人“静默认证”服务范围,助力特殊群体“无障碍”跨越“数字鸿沟”,尽享政务服务效率和服务温度。

责任编辑:马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