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济南频道 > 时政 > 正文

举目青山绿水 仰首繁星当空 济南打造高质量发展最美“底色”

2019-05-22 09:58:00 来源:济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5月17日,令1000万济南市民引以为豪的一天。

  当天,山东2018年度各市扩大高质量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结果正式出炉,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等次为“一等”,综合排名第一,首次摘得全省综合考核桂冠;在6个单项考核中,获“推动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3个单项奖,获奖数量居全省首位。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单项奖缘何花落济南?

  这是济南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系列会议、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系列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心聚力、狠抓落实的结果。

  这是济南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让济南这个山东经济龙头扬起来”的工作要求,围绕打造“四个中心”、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任务,持续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奋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结果。

  攻坚克难的济南精神

  众志成城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重大进展

  长久以来,污水直排、雨污混排成为阻碍小清河水质变清的“拦路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小清河污染问题。2018年8月,济南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联组会议就小清河污染治理工作开展专题问询,督促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小清河污染治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通过现场督导、专题会议等形式,调度、部署小清河污染治理工作。市政府按照“系统治,全面治”的工作要求,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任总指挥,徐群、王京文两位分管副市长任副总指挥的小清河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指挥部,印发了《济南市小清河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编制了小清河生态景观带总体规划,全面加快小清河污染治理工作,计划2019年底前小清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2020年底前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宜游”的目标。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今年1月至今,小清河水质提前1年实现了达标。

  小清河复“清名”是济南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重大进展的一个缩影。2018年,济南空气质量PM2.5改善幅度全省第二,10个国、省控河流断面(含原莱芜)全部实现水质达标,为我市在28个省会、副省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

  近年来,济南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不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发布史上最严治尘标准,推动小清河治污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省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标本兼治的济南突破

  立说立行强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5年前离开济南,现在回来感觉济南最大的变化是空气质量变好了。”2018年9月13日,再次来到济南的中国工商银行行长谷澍对济南变化印象深刻。

  好“气质”成了济南新标签。济南牢记“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落实在行动上,让泉城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

  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济南全力推进“十大措施”,牵头推进“四减四增”和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扎实推进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预案,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10次;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2018年以来,全市空气质量改善取得积极进展,2018年6-9月连续4个月PM2.5平均浓度达到国家标准,实现历史性突破。

  深入开展碧水保卫战。济南全面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保专项行动,省政府考核济南的12处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均达到相关国家标准;全市31个黑臭水体完成整治。水环境治理取得突出进展,全市7个省控以上河流考核断面中5个实现水质类别提升。

  稳步实施净土保卫战。济南牵头“土十条”的协调落实工作,开展农用地、重点工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推进济钢、裕兴化工厂等污染地块土壤评估和修复工作,有力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扎实守牢生态安全底线。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加大辐射安全监管力度,不断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完成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编制环境总体规划;推进自然保护区“绿盾2018”专项行动,顺利通过省级自然保护区专项整治督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济阳区成为全省首个编制《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规划》并通过评审的区县。

  生态治理的济南创新

  久久为功向制度、监管要“繁星闪烁”

  济南这座古城颜值越来越靓,源自城市的不断求变求新。突破的背后,是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的大幅提升,是“不靠刮风靠作风”等作风和理念的驱动和践行。

  2018年11月25日,市委、市政府印发《济南市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切实解决我市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农业投入结构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建立立体化生态补偿体系,对全市12个区县、141个镇街、1021条道路进行监测排名和生态补偿考核,压实属地监管责任,为精准治霾提供支持;出台南部山区生态补偿实施方案,成为全省第一个区域生态补偿实施方案,为生态环保长效监管提供了制度保障。

  济南不断创新生态环境监管措施。加强监测监控,推进污染源总磷、总氮自动监控安装建设,开展VOCs自动监控试点、企业用电量在线监控试点,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强化排污许可监管,完成排污许可证申请核发及变更核发工作,设置二维码标识提升信息化水平;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创新性地将污染源与网格员逐一关联,实现线上科技支持与线下网格员联动紧密结合;深入开展2018泉城环保利剑行动,首次实现市、区县联合交叉互查;严格环境执法,2018年以来全市共立案罚款5357.85万元,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污染刑事案件6起、行政拘留案件9起;积极解决群众环境诉求,全系统2018年共受理各类环境投诉2.6万多件,办结率100%。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济南获得“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单项奖的背后,是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济南高质量发展支撑点、成为泉城市民高品质生活增长点的责任担当,是市委领导率队督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的常抓不懈,是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指挥部办公室成员24小时轮班检查的久久为功,是900万济南人动真碰硬、敢啃硬骨头的锲而不舍。

  如今的济南,已形成南部青山、西部湿地、中部泉水、东部绿廊和北部黄河风貌带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绿色生态格局,“绿城、花城、泉城”三城共辉,1000万济南人从越来越多的“生态红利”中感受到“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独特魅力。仰望星空,繁星闪烁,这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向往之城”实至名归。 (本报记者 冯瑜)

责任编辑: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