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济南频道 > 区县 > 正文

济南起步区利用蓝绿空间,将灵活确定8处蓄滞空间

2024-03-22 19:35:3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3月22日讯(记者 李晓晨)3月22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举行“坚持以水定城,创建节水典范城市示范区”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起步区将利用蓝绿空间,结合汇水范围和用地布局,灵活确定8处蓄滞空间。

  济南起步区建设管理部部长郑兆宇表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是前提,水是关键所在。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唯一支持设立的实体性新区,起步区在节水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起步区全面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统筹发展需求和安全保障,着力建设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减洪灾等重大项目,全力推进起步区节水典范城市建设,助力起步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据郑兆宇介绍,起步区充分吸收国内先进地区经验,以建立“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现代水网为目标,加快构建“六横八纵,四库八芯”的现代水网格局,规划近期投资229亿元,远期投资287亿元。按照“先迫切、后一般,先骨架、后细部,先通畅、后提标”的原则,先后启动了青宁沟、大寺河等4条骨干河道治理及大桥、崔寨片区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实施太平水库、鹊山水库除险加固、大桥水厂等重大水源工程,有序推进崔寨再生水厂、示范区再生水厂等5座再生水厂建设,现代水网日趋成形。

  此次发布会还提出了起步区建立“安全韧性”防洪排涝减灾体系的三期目标。郑兆宇介绍,至2025年,起步区现状城区、近期建设区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排水防涝能力、监测预警能力、应急响应能力、智慧水利建设得到有效提升。至2030年,起步区近、中期建设区域内网状河道同步建成,下游骨干河道基本打通,智慧水利建设同步完成,监测预警、应急响应能力显著提升,形成相对完整的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至2035年,将形成完善的城市防洪减灾体系,实现完整的防洪排涝安全格局,所有河道、蓄滞空间、水利设施等达到设计标准,建立起高效、便捷、机动、灵活的智慧水利系统,监测预警能力、应急响应能力、灾后重建能力完备,充分发挥各项工程的防洪排涝、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利用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为实现起步区安全有保障,生态更优美,起步区创新工作措施,因地制宜打造三类生态断面,利用生态公园作为汛期蓄滞空间,预留生态廊道作为极端洪水行泄通道。利用蓝绿空间,结合汇水范围和用地布局,灵活确定8处蓄滞空间,并与土地相结合建设城市公园型、郊野湿地公园型、农田共生型3种类型。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建立起步区竖向动态管理平台,提高方案的落实性,将防洪排涝水力模型、竖向平台纳入起步区数字智慧城市平台。

责任编辑:李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