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济南频道 > 区县 > 正文

商河:化瓶颈为优势,构建交通大格局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2022-05-23 14:07:3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图片

  鲁网5月23日讯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交通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和服务性作用,直接影响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交通不便曾是制约商河发展的一大瓶颈,直到2015年前商河县还是一个无高速公路、无铁路、无机场、无港口的交通“四无县”,货运物流不畅,群众出行不便,特别是农村群众出行难等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片

  近年来,商河牢牢把握交通的“先行官”定位,交通运输事业从点线到立体,从单一到多元,实现了长足进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河交通接力进入“高速时代”“铁路时代”,随着通用机场通航和纵横T字型高铁网的规划建设,正向着“高铁时代”“航空时代”加速迈进,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体系拉近了与外界的距离,提档升级的镇村公路为乡村振兴插上了翅膀,多样的出行方式给群众带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曾经制约发展的瓶颈已转化为加快发展的优势,也为商河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外交通

  打造省会北部区域性交通枢纽

图片

  重大战略的交汇叠加和交通设施的加快布局,为商河彻底打破交通瓶颈创造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商河也紧紧抓住这一黄金机遇期和窗口期,主动承接“北起”使命,努力在跨越赶超中融入全市、全省大发展格局。依托已经建成的京沪高速、德龙烟铁路、商河通用机场,正在加速建设的商河-起步区快速路,以及即将开工的济滨高铁、德商高铁、高青至商河高速等重大过境交通项目,商河全力对标省市要求,科学谋篇布局,深度实施大手笔、大规划、大策划,聚心聚力打好交通强县攻坚战。进一步加快推进“T”字型高速铁路网、“十”字型高速公路网、“一”字型铁路货运专线、“四纵三横”交通干线网建设,以“6”个高速出入口、“2”个铁路站点、“1”个航空枢纽为中心的“621”交通服务枢纽将从蓝图变为现实。

图片图片

  如今,商河县被列入全市轨道交通“1小时服务圈”,未来商河近至济南市中心,北到京津冀,南达长江三角洲,迅速形成东西南北互联互通的局面,通过建设中的商河-起步区快速路20分钟直达起步区,通过高铁15分钟直达济南国际机场、20分钟直达济南东站,1.5小时到达北京、4小时到达上海的目标正在全力加速推进,彻底进入属于商河的“速度时代”,真正成为省会北部区域性交通枢纽。

图片

  市政道路

  从“断头路”到“连心路”

图片

  市政道路是城市最为重要的公共设施,是构建城市建设的骨架,是推动城市发展的血脉,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脸面。2000年后,商河城区交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道路数量和道路标准有了很大提升,但“丁字路”、“断头路”的问题也渐渐凸显,明明前面近在咫尺,却仍需绕个“大圈”才能到达,成为困扰群众出行的“中梗阻”。

图片图片

  府东路、银河路建设前后对比

图片图片

  近年来,商河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建设人民满意交通这个发展目的,按照“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整修老化路”的工作思路,聚焦市政道路交通改善,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助力教育强县和城市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加方便、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2019年建设5条,2020年建设维修19条,2021年开始实施商河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维修19条,2022年将再建设维修城区道路25条。特别是西城路网建设,规划建设的9条道路和5座桥梁, 建设规模、建设难度是历年之最,进一步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图片

  如今的城区道路面貌焕然一新,新建了一批骨干道路和园区道路,打通了一批城市“丁字路”“断头路”,改造提升了一批背街小巷,城市“主动脉”和“毛细血管”的疏通扩张,极大的提升了城市的发展层级和群众的出行效率。

图片

 农村公路

  汽车轮子转鼓农民腰包

  脚底板子踏上康庄大道

图片图片图片

  村内大街小巷改造前后对比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农村道路是服务“三农”、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商河是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但曾经的商河,农村路网欠账较多,除了紧靠国省道、县乡道的村庄外,通往绝大多数村子的道路还是乡间泥土路,可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偏远乡村要进次城更是路程艰辛。近年来,在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我县又开展了村内大街小巷的硬化工作,“村村通”升级成了“户户通”,农村群众实现了进村入户“裤脚不带土、鞋上不沾泥”,出行难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图片

  自2018年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单位以来,商河县坚持“建管养运”并重,积极探索完善“六个三”的工作模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绿色交通保障。结合乡村振兴交通扶贫工作,创新农村公路“+旅游”、“+产业”、“+扶贫”等模式,由线到面,由样板路到样板区,涵盖了乡村旅游,花卉产业,留兰香、紫薯、大蒜特色种植等一系列省市级区域品牌,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和保障。2018年来,总计投入5.5亿元,共计改扩建农村公路1000余公里,建设规模、投资额度、惠民范围是历年之最。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完成农村通户道路硬化658个村,实现户户通全覆盖。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振兴、特色旅游等精品线路8条、140 公里,2022年1月,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4部门正式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为济南市唯一获评区县。借助镇村公路的一次次提档升级,商河乡村振兴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镇村公路上的汽车轮子转鼓农民腰包,农村群众脚底板子踏上康庄大道。

图片

  客运公交

  不止是3辆到147辆的变化

图片图片

  商河客运公交历史时间轴上,记录了一个个重要的发展节点。从1953年商河汽车站成立时租来的两间民房,到两年后建设的3间候车室,再到如今建筑面积2.5万平、客运大厅建筑面积6000平、国家一级客运站标准的新长途汽车客运站;从区区3辆公交车维持运营,到如今147辆大型公交车通达八方;从招手拼车的“一元公交小面包”,到绿色低碳、安全便捷的新能源纯电动公交;从费心耗时不满员不发车的城乡挂靠公交,到“公车公营”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标准服务;从大巴送到客运站的单一模式,到城际公交、高速快客、定制班线的组合式交通服务......一个个变化不胜枚举。

图片图片

  汽车站与城区公交前后对比

图片图片

  2019年商河县开始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对商河县汽车站、惠通联运中心、公共交通客运中心进行公司制改造,组建“山东商河交通运输有限公司”;2019年商河至济南城际公交、高速快客和定制班线正式开通运营,结束了商河县与主城区之间不通公交的历史;2020年4月,提前一年完成13条线路、86辆城乡挂靠车辆的回购、改造任务,全部实现“公车公营”,实现了城际、城区、城乡公交一个公司运营、内外衔接通畅、无缝对接换乘, 是济南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公交化发展的重大成果。为满足城区、城乡公交运转需要,2021年,新城乡公交客运站全面建成,进一步完善公交配套基础设施,推动全县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完善、提升。

图片

  目前,全县建制村通客车率100%,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AAAA级。县境内国家一级客运站1座,镇街客运站4座,标准公交候车亭610个。城际公交运营车辆32辆,城区公交运营车辆63辆,城乡公交运营车辆52辆,日运行890班次,日客运量9000人次。

图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商河将继续发挥交通的先锋队、排头兵作用,全力打好“交通强县攻坚战”,加快搭建起“四纵三横”交通干线网及“621”交通服务枢纽,打造陆空并存、高快一体的交通格局,抢占鲁西北地区交通优势的战略制高点和发展先机,推动要素、资源、产业、人口向商河汇聚。疏通“血脉”筑坦途,夯实载体谋发展,为再造一个“新商河”,打造现代化新城市组团,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县贡献交通力量。 (通讯员  赵 凯  满 倩)

图片


责任编辑:徐英淦